宁波邦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邦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脆弱的空巢

发布时间:2016-10-17

分享到:
今年7月份在河南农村走访,获悉孟津县常袋乡潘庄村,一位70多岁独居的林姓老人于7月中旬在自家院内去世,因院门从内插栓,死后数日无人知晓,等人们发现时已经腐臭,其胳膊、大腿被自家喂养的狗饿极啃咬,惨不忍睹。老人育有两儿,大儿子全家在外打工落户…

今年7月份在河南农村走访,获悉孟津县常袋乡潘庄村,一位70多岁独居的林姓老人于7月中旬在自家院内去世,因院门从内插栓,死后数日无人知晓,等人们发现时已经腐臭,其胳膊、大腿被自家喂养的狗饿极啃咬,惨不忍睹。老人育有两儿,大儿子全家在外打工落户,二儿子虽相邻而居,但父子不相来往。

这个事件传播的很快很远,十里八乡的很多村民都知晓了这个消息,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此类事件刺痛了村民的心。这些年,乡村空巢老人独居家中弱病无人救助,甚至孤死家中、无人知晓的例子时见于媒体。随着家庭逐渐小型化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乡村老人空巢化问题凸显,农村养老不仅是伦理课题,也是一道社会难题。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老年人一直都是最弱势群体之一,农村的贫穷集中体现在农村老年人的贫穷。目前,我国有超过一亿的乡村老人,依然沿用农耕社会的“养儿防老”、“靠儿养老”模式度过晚年。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逐渐小型化,许多农村家庭也正面临和城里人一样“一对夫妇供养4位老人”的现实,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养老已成为许多子女的不可承受之重。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和城乡间的流动,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另一方面,以前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而现在种地基本不挣钱,能解决温饱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在物价上涨,医疗、教育等日常消费开支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不少农村子女对长辈的养老正变得“有心无力”。空巢老人种地养老更是艰难。“养儿防老”已经远远不足于构筑和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老龄化也正进入加速阶段,乡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实现老有所养是中国农村的急切呼唤。中西部农村老年人口无论从绝对还是相对数量上都在逐步增加,然而大部分的老年人却被排斥在社会安全网之外,他们的养老长期以来都是依靠家庭。

4月9日,世界银行发布《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及其养老保障:挑战与前景》报告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年轻人大量向城镇流动,与成年子女同住的农村老人比重已从1991年占70%下降到2006年的40%。这些农村老人还得下地劳动,并负责照顾孙辈,这对农村老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中国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更加脆弱。农村与城镇地区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差距预计将从2008年的4.5个百分点到2030年扩大到13个百分点,届时中国农村老年人抚养比会达到34.4%,而城镇地区则为21.1%,这意味着农村不足三个劳动者要养一个老人(老年人抚养比,是人口学专用术语,具体是指一个国家区域人口总量中,老年人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之比,具体含义是,每100个劳动人口要赡养多少个老年人。老年抚养比为34.4%,意味着每一百个劳动人口要养34.4个老年人)。

近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低保、新农合、基础养老金等救助政策,其中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的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口尤其有益,但由于60岁以上老人领取保险金的前提是子孙必须参保,而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村青壮年参保积极性不高,客观上造成很多子女不参保的60岁以上老人不得领取养老金。

对于许多农村贫困老人而言,这些好政策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活与养老困境。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农村贫困人口一般没有储蓄。这些老人所获成年子女的经济支持可能不够,更容易陷入贫困。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很不健全,保障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的养老设施普遍落后于城市。目前政府在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敬老院,但敬老收养范围仅限于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痴呆老人,而且服务落后,许多老人不愿其“圈养”式养老服务而“逃出”敬老院;同时许多有子女但空巢的失能老人并不符合入住敬老院的条件而不能入住。而农村的养老院少之又少,不仅设施陈旧、服务落后,也缺乏政府投资和运营人才,其养护费用让许多农村老人望而却步,许多失能老人只能靠自己苦撑和乡邻的帮助而苟活。

有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已远远超前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认识到乡村养老问题的紧迫性,及时构筑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确保老有所养。期待有一天,乡村老人与城镇老人都能颐养天年,乐看夕阳红。

这说明老年人市场这一块大蛋糕,其实有很多人也在观望着一块市场,只是不知道取舍。欢迎关注银发优品健康生活超市,强大的团队教你正确的看待老年人市场。